当王曼昱以“坚定勇敢的正义女战士”为简介注册新社交账号时,外界瞬间读懂了这位国乒主力的无声宣言,自2024年巴黎奥运会后,她因伤病与家庭原因累计6次退赛,职业生涯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,有人质疑她“诈伤”,有人担忧她“巅峰早逝”,但这位从黑龙江走出的姑娘,正在用行动诠释何为运动员的坚韧与担当

巴黎奥运会后,王曼昱的退赛记录堪称“触目惊心”:2024年10月,她连续退出亚洲锦标赛、全锦赛和WTT蒙彼利埃冠军赛,首次退赛因姥姥病重,她放弃争夺积分回乡陪伴;第二次退赛未公开原因;第三次则是腰部旧伤复发,同年12月,高烧38.5℃的她退出乒超联赛;2025年3月,她在WTT重庆冠军赛半决赛中因腰部急性损伤退赛,随后医疗团队建议休养两周,全运会资格赛也无奈缺席

面对外界“频繁退赛是否影响奥运积分”的质疑,黑龙江省体育局的声明掷地有声:“运动员的健康永远高于赛事。”而师姐车晓曦的力挺更令人动容:“她曾在比赛中疼到蜷缩在厕所,仍坚持完赛!”这些细节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职业运动员的荣耀背后,往往伴随着身体的透支与亲情的牺牲

身高1.76米的王曼昱,凭借中远台对抗技术被誉为“女队反手天花板”,然而,这一技术特点也成为她伤病的“元凶”,频繁的跑动与腰部扭转导致肌群劳损,国家队队医透露,2024年她已接受三次腰部封闭治疗,医疗专家直言,她的打法对核心肌群要求极高,长期高强度赛事加速了伤病爆发

更令人担忧的是,伤病已开始动摇她的职业根基,巴黎奥运周期内,她因膝伤、腰伤多次退赛;如今洛杉矶奥运周期开启,陈梦淡出一线,孙颖莎、蒯曼等新生代虎视眈眈,王曼昱若因积分下滑失去核心地位,恐将重蹈前辈刘诗雯的覆辙——天赋异禀却因伤病错失奥运单打金牌

“诈伤论”是王曼昱面临的最大恶意,部分极端粉丝认为,她退赛是为“保留实力备战澳门世界杯”,对此,王曼昱未发一言,却在社交账号的简介中亮出态度,这种沉默的刚烈,恰似她球场上的风格:以反手暴冲撕裂对手防线,以意志力碾压一切杂音;事实上,国乒领队何潇的评价早已为她的职业态度正名:“王曼昱的技术和经验仍是女队核心。”而澳门世界杯的参赛名单也印证了这一点,她与孙颖莎并列领军人物,争议或许会暂时遮蔽她的光芒,但真正的战士从不需要辩解,赛场上见真章才是她的信仰

王曼昱的故事,是职业体育的缩影,一方面,竞技体育要求运动员以身体为赌注,不断突破极限;另一方面,公众又渴望他们成为“永不倒下的英雄”,这种矛盾在王曼昱身上被无限放大:她因陪伴病重姥姥退赛,被赞“重情义”,也因同一选择被批“不职业”

但或许,我们该重新思考对运动员的评判标准,当马龙因膝伤险些退役、刘翔因跟腱断裂跌落神坛时,公众的宽容为何不能给予仍在坚持的王曼昱?她的每一次退赛,何尝不是对职业生涯的敬畏?伤病或许会暂时绊住她,但真正的战士从不惧怕跌倒,因为她们深知:爬起后的每一步,都是向巅峰更近的刻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