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女排正处于新一期的新老交替关键期,主力队员朱婷、袁心玥等黄金一代球员奔赴海外效力,或长期缺阵,迫使得球队必须加速培养新人。尽管在蔡斌执教周期内,尝试过"新老结合"策略,但受制于队员伤病频发,并未完全实现过渡。
按照惯例,中国女排新一届主教练通常在联赛结束后便会官宣,目前蔡斌的续约成了僵局,也成为换帅导火索。接下来,女排队伍重新集结,准备世联赛,排管中心对世联赛成绩有底线要求,加大了教练团队的压力。多个媒体人爆料"竞聘程序已启动",原教练留任的可能性等于零,否则不会启动竞聘。
辽宁女排主帅赵勇被曝参与竞聘,并有望接替蔡斌执掌中国女排教鞭,这一传闻的可靠性如何?50岁赵勇是否具备带领女排走出低谷的本事呢?是当下球迷最关注的。
赵勇的执教履历中,三大要素为其竞聘增添了砝码。首先,他刚率辽宁女排夺得排超联赛第三名,创队史最佳战绩,获得辽宁体育局500万元重奖,证明他具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整合队伍的实战能力,与当前女排"主力缺阵、依赖新人"的处境高度契合。其次,蔡斌的力荐成为关键背书,据悉,蔡斌对赵勇的战术理念和训练方法有深度了解,推荐他就是对继任者的认可,也考虑到可以平稳过渡。
更重要的是,赵勇曾带领中国女排青年队斩获世少赛冠军,这批队员中的王逸凡、吴梦洁等已进入国家队候选名单。并且,刚刚吴梦洁收获总决赛MVP,"从青年队到成年队"的连贯培养经验,恰是解决新老交替难题的利器。赵勇对球员技术特点的熟悉度,能大幅缩短备战世联赛的适应周期。
赵勇上任的优势明显,或4月上任,他也需直面考验,其一,省队与国家队执教存在差异,辽宁女排的联赛佳绩建立在长期深耕本地球员的基础上,而国家队需要快速整合来自各俱乐部的球员,这对战术兼容性提出很高的要求。其二,留洋球员归队问题,涉及商业合同、训练体系协调等很复杂,这对从未处理过国际球员事务的赵勇将是全新的。国家女排的关注度远超地方俱乐部,任何战术调整或新人启用都可能引发争议。
赵勇在辽宁队相对低调的执教风格,能否适应国家队层面的高强度关注呢?排协需要一位熟悉青训体系、能快速上手的主帅,真正考验他的是能否将地方队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国家队的战斗力,并在不足一月的时间内完成世联赛的阵容磨合。新周期的换帅博弈,关乎中国女排的短期战绩,更影响着新周期的重建。